中經院今天大幅上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到1.77%,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表示,台灣經濟結構已經出現轉變,因為製造業產能回來,「而供應鏈的移動,就是GDP、就業、薪資及消費的移動」,製造業產能回來,台灣經濟比以前強健,更有靭性,復甦也會更迅速,這些跟過去很不相同。
他認為,產能回來的重大因素未來會影響台灣好幾年,短期會波動,但長期經濟持續往上沒問題,「以後台灣經濟成長率必然都會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」。
蔡鴻坤分析,若將時間回溯,國際機構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,很少國家是正成長,對台灣也預測也是負成長,但國內預測機構都是正成長。若與2008全球金融海嘯比較,那一年全球是-1.6%,台灣是-1.7%,台灣出口衰退20%,因其占GDP60%以上,當然是負成長。
他說,當時全球經成長都比現在高,如今世界貿易量有人預測會二位數負成長,國際環境比十年前還差時,台灣出口還昰正成長,反而不像當年衰退20%,顯示台灣經濟結構已經出現轉變,比以前強健,更有刃性,復甦也會更迅速。
他說,對台灣經濟有信心,除了疫情控制因素,因為生產活動不受影響,工廠繼續生產繼續出口,有訂單就可以出口,因為員工可以上工,內需影響只有三個月,從2月下半月到3、4月,加上5月上半月。
蔡鴻坤說,製造業產能回台的重大因素,未來會影響台灣好幾年,短期雖然仍會波動,但長期經濟持續往上沒問題,因為產能回來了。
他說,主要是美中貿易戰讓很多產業回來,還有科技戰及美對中的圍堵,美國政府給補貼請廠商回去美國。現在供應鏈的移動,就是GDP、就業及消費的移動,最大趨勢是製造業產能回來了,
蔡鴻坤表示,台灣50、60年代經濟成長慢慢縮小,以前大部分是低於全球平均,以後超過全球平均是必然,產能回來這種效果,就像馬拉松靠的不是奇蹟、是累積,工廠短則二年,長則三、四年,去年供應鏈已經很明顯,去年供應鏈一回來,薪資就回來、就業就回來了,消費就回來了,因為只要工作回來了,消費就會慢慢發酵。
他說,這次全世界受疫情影響,出現1930年以大衰退,台灣還能保持這樣很值得驕傲,背後因素是產能回來了,不只是台商回流,有些原來出口一年2、30億,去年已經變成8、900億台幣,非常明顯,有好幾家這種企業,有些根留台灣企業業績也增加30%,以前 金融海嘯失業率都是6%,今年只有4%,就是因為製造業回來,不只自己,要有周邊廠商及服務業支援,會帶動產業關聯效果,失業率低於4%是可能達到的。
《勞退新制小攻略》 點我領取
July 22, 2020 at 02:30PM
https://ift.tt/2ZQzLlC
蔡鴻坤:製造業產能回來 台灣以後經濟成長率高過全球 - 經濟日報
https://ift.tt/3fFm52f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